上海的士票:聆听那些道不尽的岁月往事
- 时间:
- 浏览:1439
- 来源:上海的士票 网址:http://dflaa.com
纵使有再多的金属感,上海的窈窕也非别的城市所能模仿得来,举手投足都让人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想象和好奇,即使岁月不留情地在脸上划满沧桑,那份气质总是无法抹去。总想在这座城市里远离繁华,远离喧嚣,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上海的另一种气息,驻足上海故事老街,聆听那些道不尽的岁月往事。
;
上海故事老街1
乔家路:从徐光启到爱因斯坦
乔家路得名于世居此地的明朝抗金名将乔一琦。老街东起中华路,西至凝和路,至今仍留存有明清、民国、现代多种风格的建筑,也是上海老城厢的一个缩影。
这一带曾存在不少宅院、寺庙、商号,但随着战乱和城市变迁,许多已经消失。比如,乔一琦故居“最乐堂”、清代上海巨富郁泰峰的“宜稼堂”、药局弄内的药王庙等等。如今,只留下街角“最乐堂遗址”这样一块块铭牌,供人追忆。而这条老街,也留下了古今两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的足迹。
小南门警钟楼:
上海的“埃菲尔铁塔”
从轨交小南门站出来,在中华路就可见到这座钢筋水泥塔,往北就是乔家路。
清末明初的上海老城厢仍然以木结构建筑为主,一旦起火,后果严重。1909年,上海救火联会召开会议,决定建造钟楼,启到瞭望作用,一旦发现火情,可以及时赶到处置。
1910年,钟楼落成。楼高35.2米,6层,钢筋混凝土结构,是当时上海城内最高建筑,所以也有今人将其比喻为上海的“埃菲尔铁塔”。楼内有铜钟,一旦发现火情,先敲击25响,稍作停顿后,再以敲击次数来代表火灾所在区域。
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,陈其美等在上海决定起义响应。11月3日,就以小南门钟声为信号,上海商团各部、敢死队等聚集南市,宣布上海起义。小南门警钟楼也由此成为辛亥革命在沪遗址之一。
梓园:
爱因斯坦的晚宴
乔家路113号,应该是整条街上最华美的建筑了。沿街是一幢二层西式门楼,有罗马柱,有浮雕,中间雕有“梓园”二字,是书画家吴昌硕的手笔。
这里曾是海上闻人王一亭的住处。王一亭是清末民初上海著名的商界名人、慈善家,更是著名书画家。园子最早可追溯到康熙年间,后经几度转手,直到清末民初,王一亭才入住,并因园内有百年梓树而起名“梓园”。
1922年11月13日,爱因斯坦受邀赴日讲学,中途在上海停留,他的首次来沪受到各界人士热情款待,下船后又是带他听昆曲,又是逛城隍庙。当晚6点,王一亭在梓园与于右任、张季鸾等出版教育界人士设宴款待爱因斯坦夫妇,并欣赏金石书画文物。爱因斯坦在宴会上说:“今日得观中国名画,极为愉快。推之中国青年,敢信将来对于科学界定有伟大贡献。此次匆遽东行,异日归来,极愿为中国青年贡献所见”。席间,大家多次请爱因斯坦讲相对论,他以“长途跋涉,绝未休息,不能作长篇演讲”婉谢。宴会至9点才结束,次日夫妇二人登船前往日本。
抗战爆发不久,王一亭去世。经过数十年的变迁,当年精巧的花园都已不见,只余下门楼,以及挤满“72家房客”的一中一西两栋建筑。
“九间楼”:
徐光启故居
乔家路再往前行,过了药局弄,下一条就是光启南路。光启,顾名思义,指的就是科学家徐光启。这位明朝上海人,通过传教士把西方知识和思想带入中国,将中国在农学、天文学、数学、军事思想等领域的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,甚至被学者称为“四百年来最杰出上海人”。
今乔家路234-246号就是他生长和长期生活过的地方。这排楼房原有上下各9间,俗称“九间楼”,清军南下时遭遇战火,只留存下如今的这一部分。现在,门口还立着“明徐光启故居”的石碑。马路两边的小店摊头贩卖着熟食、水产、蔬菜、早点,行人和自行车穿行其间,很难想到这排不起眼的房子曾住着一位伟大的科学家,一个彪炳史册的上海人。
徐光启曾在上海城郊建农庄,做农业实验,去世后也安葬该处,徐家的子孙也在此繁衍生息,时间久了,那片地区就被称为“徐家汇”。
清末,一位徐家后人嫁入青浦倪家。倪家的一位女儿后来嫁给了美国留学归来的牧师宋耀如,生下三子三女,其中就有宋蔼龄、宋庆龄、宋子文、宋美龄等。
>>>>
上海故事老街2
铜仁路:说不尽的豪门往事
铜仁路旧名“哈同路”,因马路贴邻犹太富豪哈同的私家花园而得名,铜仁路南起延安中路,北至北京西路,才几百米的路程,却居住了一批旧上海名人富豪。
有犹太富豪哈同、永安公司创始人郭乐郭泉兄弟(南京西路1400号)、《申报》总经理史量才(铜仁路257号)、颜料大王吴同文(铜仁路333号)、地产大亨贝氏(南阳路170号)等。
哈同花园:
海上大观园
犹太人哈同在上海靠炒房地产发了大财后,在今延安中路和南京西路之间建起了一座庞大的私家花园——爱俪园,俗称哈同花园。这是一座中式花园,内景都按照《红楼梦》中的大观园设计建造。花园于1910年建成,有“海上大观园”之称。除了亭台楼阁,哈同还在其中设立了一所仓圣明智大学,请到王国维、康有为、罗振玉等学者前来讲课。另外,孙中山曾在爱俪园小住,蔡锷在此养病,章太炎在此举办婚礼,蔡元培、章士钊、徐悲鸿等各路民国风云人物都曾到访过这里。
1931年,哈同去世,安葬在园内。但上海沦陷后,花园被日军占领,遭到毁坏,其后又遭火灾,正如同《红楼梦》中大观园一般,“海上大观园”几乎成为一片废墟。
解放后,在这片花园的残基上建起了俄罗斯风格的中苏友好大厦,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上海展览中心。
“绿房子”:
邬达克的杰作
铜仁路333号,旧上海“颜料大王”吴同文旧居,坐落在铜仁路北端,北京西路路口。它建于1937年,因墙面贴满绿色瓷砖,所以俗称“绿房子”。
曾经靠卖军绿色颜料发了大财的吴同文,一直将绿色视为自己的幸运色,所以想到要造一幢绿色豪宅。房子由当时上海滩大名鼎鼎的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。在此之前邬达克已经设计过国际饭店、大光明电影院等建筑,这幢现代派建筑也算得上是他的杰作之一。据说,邬达克曾向吴同文立下豪言称,这幢房子再过100年也不会过时。当时,上海的英文报纸《中国日报》更将其称为“全远东区第一豪华住宅之一”。另外,“绿房子”对面的爱文义公寓(北京西路旧名爱文义路)也出自邬达克之手。
“绿房子”外观充满现代感,并装饰有ART DECO风格图案。大客厅的地板下安装弹簧,这种“弹簧地板”当时仅百乐门等少数几家高档舞厅总会才有,是上海滩极奢侈时髦的玩意儿。这幢四层别墅也是上海第一幢在私宅内安装电梯的房子。女主人的化妆室内,香水被安装在化妆镜顶端,只需按下按钮,香水就会从上面喷洒下来,也是那个年代极超前的设计。
“文革”中,吴同文因不堪忍受凌辱折磨,与姨太太一同喝下放有安眠药的咖啡,撒手人寰,撇下出身名门却被冷落多年的大太太。大太太后来一直与子孙住在“绿房子”附近的弄堂里,安然活到了93岁高龄。“绿房子”里充满传奇,因篇幅关系,在此不再赘述,您可以读读已故作家程乃珊的作品《绿屋情缘》,一探其中详细。
天信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专业提供上海,重庆,深圳、东莞、佛山、广州、惠州、珠海,南昌,南京,杭州,成都,武汉等的出租车票、燃油票、餐券和住宿票。
便利信息:各种票据使您乘坐汽车更加方便。[微信/电话:13480170058]
许多朋友因为出差经常需要报销一些旅行费用,但出于某些原因,当他们回来填写表格时,他们发现自己由于匆忙而没有收到足够的票,无论是餐券还是车票,出租车票也不错!
我一年到头都以低价转出租车票,我们的手机上有更多真正的出租车票,都是真正的出租车票、燃料票、餐券、住宿票,都是优惠转移给每个人,为有需要的人提供补偿。有不同的车、不同的时间、不同的日期。金额也各不相同。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联系我。
猜你喜欢